党建工作

水生所宋立荣研究员被评为中科院优秀共产党员

 

 

宋立荣同志在中科院武汉分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上发言

宋立荣同志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类生物学及应用研究中心主任,湖泊蓝藻水华生理生态和湖泊生态系统修复治理技术研究方面的学科带头人。他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调查、现场观测、实验室模拟和现场验证,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浅水湖泊蓝藻水华生消的生物学机制、蓝藻毒素的归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通过一系列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在重污染湖湾污染控制和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中开发出针对性强的成套技术,并在工程规模上实现了较好的示范效果。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针对我国众多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频繁暴发问题,宋立荣同志经广泛调研和认真思考,认识到我国一些水体富营养化过程和蓝藻水华发生的机制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异性,如欲在蓝藻水华暴发的机理研究和控制技术方面有新的重大发现,研究成果能对国家和地方在蓝藻水华预防和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工作的重心应倾斜野外,应以野外为基础展开系统长期的实验生态学工作。2005至2006年度,他所带领的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太湖蓝藻水华和蓝藻毒素问题。作为探索蓝藻毒素在水环境中主要归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团队系统地研究了太湖梅梁湾蓝藻毒素在水柱中、底泥中及水生生物体内的来源、分布、迁移、归宿,评价了毒素对饮用水和水产品的食用安全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评价了蓝藻毒素的环境风险性(Water Res.2007,41:2853-2864),并首次提出了底泥中微囊藻毒素分析方法体系。通过研究发现,蓝藻生物量堆积后释放的蓝藻毒素可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Environ. Poll. 2006,143:241-246; 144:752-758)。在建立底泥毒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他的团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底泥界面的生物降解对蓝藻毒素在水环境中的主要归宿过程起到重要贡献,这一发现解释了同一水域不同位点蓝藻毒素分布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因不同位点底质状态的差异引起。本研究提出的底泥界面生物降解过程的作用部分纠正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的蓝藻毒素的归宿过程仅发生在水柱界面的观点(Water Res.2008,42: 763-773)。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我国今后开展蓝藻毒素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系统的原始资料积累,还将为将来实施蓝藻毒素的污染控制及发展风险规避策略等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他还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系列蓝藻毒素的新的检测技术,主持制定了我国蓝藻毒素检测国家标准。2007年太湖水危机问题突出反映了蓝藻水华对水生态和人类健康危害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他和同事们依据在太湖所积累的重要资料和结果提交的“专家呼吁蓝藻水华引发的毒素污染问题亟待加强研究”建议,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

宋立荣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微观和宏观研究的有机结合,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2005至2008年,他负责的国家863课题“受纳湖湾污染负荷有效削减和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将水生生物学研究成果有的放矢地指导污染水体的生态重建和修复实践,在滇池重污染湖湾污染治理和生态重建示范研究中,提出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治理并重,辅助以强化的人工措施在局部水体恢复退化生态系统向良性转换的条件,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为类似滇池的湖湾生态重建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成套示范技术。

宋立荣从八十年代初期进入中科院水生所学习,然后留所工作,是国内培养的第一批水生生物学专业博士。水生所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科学、为国家建设长期奔波江湖河海,勤勤恳恳在野外忘我工作的精神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众多默默无闻的我国科技工作者群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风范。

2009年宋立荣研究员荣获“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宋立荣研究员被中科院党组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在6月24日中科院武汉分院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暨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大会上作为优秀党员的代表发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