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活动

郭传杰同志阐述创新文化来龙去脉

2004年7月23日的北京,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而中国科学院机关712会议室却是座无虚席。京区离退休老同志冒着酷暑,在这里参加“中国科学院在创新中腾飞”系列报告会,聆听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郭传杰同志题为“来龙去脉:创新文化建设的汇报”的报告。

郭传杰说,创新文化从功能上定义,是有利于催发创新动机、提升创新能力、维持创新活动的人文生态环境。从组成上界定,是在创新实践中产生并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理念以及相应的行为规范和工作环境的多元复合。他回顾创新文化做为中国科学院从1998年开始的知识创新工作中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队伍建设、文化创新(创新文化)五个创新之一,它的内涵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尊重实际、理性质疑、创新开拓的科学精神;正直诚信、敬业严谨的职业道德;善于协同、友好竞争的团队精神;开放宽松、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系统严密、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组织形象;信息畅达、设施先进的工作平台;和谐朴质、优雅宜人的园区环境。

郭传杰认为,中国科学院的创新文化建设是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需要,也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创新的核心是价值观念的深刻改变。它是制度创新的前提和保证,是科技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动力支持。文化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

郭传杰说,六年来,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的实践,使研究所领导对创新文化的认识普遍提高,所长负责、党委实施、党工青妇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正在形成。基层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如多数单位设计完成了独具特色的形象标识,进行了文化传统的大讨论,凝炼出所训、所风、研究所精神等创新文化精神层面的内涵,开展向模范人物的学习活动等。创新文化建设对实现知识创新工程其他四大目标、为顺利推进改革发展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一是积极推进园区环境建设,园区面貌有了根本改观。创新文化建设强调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宜人、信息便捷的科研环境。如物理所的“科学之家”。推进园区环境建设,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开端,不仅改变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环境,也促进了科研人员的观念转变,向现代化先进的研究所迈进,使我们的科研人员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是大力倡导科研道德建设,遵守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三是全面落实“依法办院”方略,推进制度建设管理水平普遍提高。逐步建立起系统规范的研究所制度体系。研究所结合实际和创新要求,分析、整理、修订、完善研究所制度体系。所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自动化电子所务管理平台推进了管理决策的科学、规范和民主化建设。六年来中科院在用人、分配、资源配置、科技评价等多个方面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如上海神经所、生物物理所等单位向海内外招聘所长,数学院采取国际权威专家评审推荐的方法聘任研究员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自信心。创新文化建设在科技界,全社会引起积极反响。

郭传杰也谈到中科院文化积弊。一是部门利益高于整体,相互沟通、作用少,人才流动难,资源不能有效配置;二是重文章数量、轻质量,少有科学突破;三是重成果、轻转化,少产业化;四是多模仿跟踪,少自主创新,不敢为天下先;五是浮躁风起,科学道德滑坡;六是宁为鸡头,不作凤尾,团队精神弱化。

郭传杰总结了六年创新文化发工作的基本经验,即:领导重视是关键;群众参与是基础;研究试点是先导;服务中心是根本;突出特色是核心;工作队伍是保证。他同时谈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认识水平和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单位领导对创新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到位,一些科技人员对于创新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够,部分单位对于创新文化建设理论的研究还不很深入。二是长效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开展工作手段不够,活动方式传统,缺少自己的特色,深入人心不够,吸引不了职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泛化创新文化建设,将文体、娱乐活动作为创新文化的主要内容,缺乏思想性,将文化建设表面化、形式化。三是制度创新有待加强。制度没有完全贯彻创新价值观;制度创新缺乏足够的稳定性。四是群众参与面不够。当前各单位发展水平不平衡,还没有真正形成群众积极参与创新文化建设,并将创新文化的理念落实为自觉行动的局面。

郭传杰对于下一步创新文化建设的表达为八个字:任重道远,持续推进。他说,创新文化建设具有开创性、框架性,开局告捷,但粗浅初步,不可高估,要深刻认识文化变革的艰巨性,长期性,清醒认识目前成绩。提出并启动创新文化建设,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大于已实际取得的成果。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重点是奉献精神、求实态度、创新意识、团队作风。

郭传杰展望未来,中国科学院会是人文日新,科学日新。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