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角

【中国科学报】守护赤水河廿余载,只盼鱼儿归

  绿水青山,飞瀑直下,游鱼嬉戏,白鹭成行,这是夏日赤水河畔的景象。在河边走访一遭,当地的百姓纷纷感慨:“现在的生态越来越好啦!”

  这条以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四渡赤水”闻名于世,又以出产“国酒”茅台酒而享誉中外的河流是长江一级支流。要说最先知晓其生态变化的,或许是河水中的鱼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鱼儿从长江游迁至此,繁衍生息。

  为了留住河里的鱼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水生所“)的科研人员没少下功夫。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三代科研人接力调查、监测、育苗,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观测数据和标本资源,给这条自然河流的鱼类资源及生态系统变化做了连续完整的记录。

  近日,位于贵州赤水市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及赤水河河流生态观测试验站”(以下简称“赤水河站”)正式揭牌,常年奔波在整个流域的研究者们有了驻扎的营地。

  

  赤水河 刘如楠摄

  鱼群的“避难所” 

  长江上游是我国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鱼类286种,其中仅分布于上游水域的特有鱼类就有124种,特有鱼类比例之高远超国内其它地区或水系。

  然而,随着三峡工程建设和金沙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的推进,长江上游江段的水温、径流等生态要素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栖息于此的鱼类数量大大减少,调查显示,受威胁鱼类多达79种,占长江上游鱼类物种总数的1/3。

  “三峡大坝使约600公里的江段形成河谷型水库,水流显著变缓,水深增大。像圆口铜鱼、岩原鲤和长薄鳅等适应流水生活的特有鱼类,由于栖息地丧失而在库区消失,被迫向上游流水江段迁移。”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赤水河站站长刘焕章告诉《中国科学报》。

  他说,“有着“四大家鱼”之称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进行繁殖的水温下限是18摄氏度,受梯级电站调度引起的滞温效应影响,繁殖时间被迫滞后。”

  这些流离失所的鱼群敏锐地发现,赤水河的干流上没有修建任何大坝,保持着自然河流的特征,且流程长、流量大、人类干扰相对较少。

  于是,赤水河成了长江上游众多珍稀特有鱼类最后的“避难所”,大批鱼群安家来此安家。而那些未能成功游迁的鱼群,将面临绝境。

  “我们的调查显示,赤水河分布有鱼类167种,包括白鲟、长江鲟、胭脂鱼等11种国家重点保护鱼类及45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刘飞说,“这些珍稀特有鱼类绝大部分可以在此完成整个生活史过程,极大地丰富了赤水河的鱼类多样性。”

  为了使赤水河干流继续保留自然河流的特征、资源得到有效恢复,让珍稀特有鱼类能够正常栖息繁殖,中国科学院院士、鱼类生物学家曹文宣曾多次到赤水河考察,并在1999年和2000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了《建立赤水河长江上游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和《为保持茅台酒等名酒特有的品质,建议不要在赤水河干流修建水电工程》的提案。

  2005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河整个干流及部分源头支流均被纳入了该保护区,受保护河段长达600多公里,占保护区总河长的一半以上。中科院水生所的研究人员正是从这时起,对赤水河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

  

  赤水河站的鱼类标本 刘如楠摄

  

  赤水河站的鱼类标本 刘如楠摄

  “能卖就卖,不能卖的小鱼用来喂鸡喂鸭” 

  刘焕章介绍,目前水生所在赤水河流域共设立了5个固定观测点,每年按季节进行4次常规监测采样。

  “当时大家只能临时租住在河边的村镇中。缺少养殖装置,就用塑料盆、水桶替代,在出租屋里一字排开,把捕捞上来的鱼卵鱼苗撒进去,蹲坐在地上观察、记录。”他说。

  对他们而言,外在的、简陋的实验条件还相对容易克服,最大的挑战来自人们对鱼类保护的漠视。

  从2008年到中科院水生所读研起,刘飞就开始参与赤水河鱼类的调查研究,每年要花3个月以上的时间在赤水河流域进行调查监测,如今他已是所里的副研究员。

  多年来,他遭受了许多冷眼,“向当地渔民、渔政打听情况时,常常被反问‘你们问这干嘛?’说明来意后,对方也经常以‘不清楚、不知道’的理由拒绝配合。”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专门的渔船和工具,进行捕捞采样时往往需要依靠当地渔民的帮助。可看到他们一网一网地捕捞上来那么多鱼,不乏一些珍贵的品种时,我内心十分矛盾。”刘飞告诉《中国科学报》,尤其是电鱼,即用电鱼机进行捕捞,一竿子下去,水里的各种生物,哪怕是还没孵化的鱼卵,多半死亡。

  虽然这种不可持续的捕捞方式早已被明令禁止,但仍有一些渔民顶风作案。

  他回忆,前些年,夜晚在赤水河采样时,经常能碰到电鱼的渔船,有时多达七八艘。一来为了躲避执法检查,二来鱼类在夜晚更活跃。

  “渔民捕捞上来的鱼,由于生长自天然河流,价格不菲,可以卖到几十至几百元不等,最高可达800元每斤,其它的留作自己吃。还有一些没什么经济价值的小鱼被拿去喂鸡喂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他说。

  丰厚的利润引来了更多的渔民,地笼、滚钩、电鱼机、密眼网等禁用渔具禁而难绝。监测结果显示,这里的鱼类资源状况呈明显衰退趋势,渔业捕捞规格小型化、低龄化趋势加剧。

  “前些年,捕捞规格普遍不足20厘米,岩原鲤等中大型鱼类还是幼苗的时候就被捕捞了,有的土著鱼类已经从监测范围内消失。”刘飞认为,相较于其它因素影响,过度捕捞是破坏赤水河水生生物资源的主要因素之一。

  他表示,“我们非常痛心,也经常跟当地的渔政反映,但渔政也很无奈,由于人力物力有限,无法做到全流域、全时段的监管。我们能做的只有将其写在每年的调查报告中,递交给相关主管部门,直到2016年才引起了重视。”

  

  赤水河 刘如楠摄

  渔民“洗脚上岸”,鱼群逐渐回归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个早已被先人阐明的道理,从书本走到实际中,在赤水河花了十几年。

  2016年底,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通告提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更好地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赤水河流域于201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渔。

  自此,赤水河成为了长江流域首条实施全面“十年禁渔”的一级支流。

  为了保证禁渔政策的顺利实施,赤水河流域相关县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赤水市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人员杨光辉介绍,除了人工日常巡逻外,赤水市在辖区近80公里河段安装了70个监控点位和215个摄像头,河道监控系统可以自动弹出报警信号给监管人员,进行预警。配合智能分析功能,能够实现对非法捕鱼等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

  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在逐渐增强。“现在开展科研监测工作时,从上到下都很配合,不搭理、不理解的情况基本没有了。”刘飞说,“在长江大保护的形势下,我们的工作内容也变得多样化起来。以前只是常规监测,如今,要对禁渔等其它保护修复措施的效果做一些针对性的评估。”

  近年来,赤水河沿岸省市开始对支流小水电进行清理整顿,其中云南省在2020年10月之前对赤水河源头段的17座小水电进行了全面拆除。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这些电站所在河流的地形地貌、水文流态、底质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刘飞介绍,电站大坝对鱼类以及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除。为了促进珍稀特有鱼类资源恢复以及河流生态系统好转,需要采取一定的人工干预措施,模拟自然河道对其进行系统修护。

  

  赤水河支流被清理的水电站 刘如楠摄

  渔民“洗脚上岸”后,鱼群逐渐回归了。据中科院水生所于2020年编制的《赤水河禁渔监测、保护评估及规划制定中期总结报告》,流域内全面禁渔以来,鱼类资源明显恢复,多样性水平逐步提升。

  报告显示,主要江段渔获物中,特有鱼类由此前的21.8种/年上升至22.7种/年,监测江段消失多年的土著鱼类被重新采集到。长江鲟的采集数量由禁渔之前的0.1尾/年上升至3.0尾/年,胭脂鱼由3.4尾/年上升至5.7尾/年。同时,鱼类的平均体重增加明显。

  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亓磊表示,“以前我们很难全部掌握赤水河水生生物的种类、数量、习性等,保护变得更加困难,科研人员多年来的调查研究使本底数据逐渐清晰。在修复、保护方面,有了科学研究做指导,我们的措施实施起来有据可依,成效很明显。”

  赤水河站: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家园 

  亓磊认为,作为长江大保护的试点,赤水河禁渔的举措、成效,为长江十年禁渔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19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退捕,率先实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以前,完成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保护区以外水域的渔民退捕,暂定实行10年禁捕”。

  2021年1月1日0时起,长江10年禁捕正式开始,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为了对禁渔之后鱼类资源的恢复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监测,对一些珍稀特有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为其野外种群修复提供样本来源,近年来,中科院水生所为赤水河站配置了鱼探仪及环境DNA监测系统等仪器设备,以补充部分常规采样无法监测到的种类。

  “在此工作的研究人员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实验研究,多种仪器设备也需要得到合理归置。”刘焕章说,2015年,中科院水生所启动在赤水河建站工作,一期工程于近日正式投入使用。

  

  赤水河站一期工程落成揭牌仪式 刘如楠摄

  20多年前,为了赤水河的鱼儿们,曹文宣院士一个人奔走呼号。多年来,赤水河站陆续吸引了许多研究者,这其中包括刘焕章、刘飞,还有更年轻的研究者,像博士生余梵冬。今年是他常驻赤水河边的第3年,他笑称自己是“鱼苗宝宝的专职护理工”,头像是一条鱼,网名叫“小鱼”,在社交动态上发布的内容大部分围绕着鱼。

  目前,赤水河站有固定研究人员23人,已有毕业和在读研究生30人,鱼类和生态保护的队伍正在逐渐壮大。

  在赤水河站养殖区,《中国科学报》记者看到,一排排模拟自然河道落差和环境的室外梯级流水养殖系统,亲鱼池、催产池、孵化池等已初具规模,未来这里将成为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与种群保护基地。

  刘焕章介绍,除珍稀特有鱼类外,赤水河站还将继续开展河流鱼类多样性的起源与维持机制、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沿着赤水河走一遭,不难发现,很多地方都在采取人工搭建生态鱼巢、修复天然水域产卵场、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等措施,补充和恢复渔业资源种群、数量。

  长江禁渔公益广告中,年至耄耋的曹文宣院士站在已经消失的鱼类模型前,发出倡议,“给长江十年,养中华命脉”“爱她,就让她喘口气”。

  为了昔日鱼群成团成簇的景象重现,他已呼吁、等待了太多年。

  (刊于中国科学报2021年8月10日 头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