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邮票上的白鱀豚

白鱀豚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数量极为稀少,被誉为“长江女神”。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自1978年起开始系统研究白鱀豚。1980年1月11日,1头幼年雄性白鱀豚在靠近洞庭湖口的长江边被渔民捕获,第2天被运至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之后一直生活在水生生物研究所,成为世界上首次人工饲养的白鱀豚,同时也是饲养时间最长的淡水鲸类动物之一。2002年7月14日“淇淇”辞世,属高寿自然死亡。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对“淇淇”长达 23年的饲养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为保护白鱀豚这一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作出了贡献,使得我国的淡水鲸类研究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一、中国邮票上的白鱀豚(一)

1980年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始人工饲养白鱀豚后,国家邮电部打破特种邮票至少提前两年列入计划的发行惯例,于当年12月15日增加发行T57白鱀豚特种邮票,全套两枚,“悠然自得”面值8分,“环游浅底”面值60分,发行量150万套。邮票设计者为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刘硕仁。设计过程中,刘硕仁两次来水生生物研究所,对“淇淇”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细致观察,画了两本速写,拍摄了许多照片,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创作资料。该套邮票是我国第一套水生哺乳动物题材邮票,第一套标注拉丁学名的动物题材邮票。在邮票发行一个月后,又发行《白鱀豚》小本票,含“悠然自得”一版6枚,“环游浅底”一枚,合计面值1.08分。

 

悠然自得

 

环游浅底

二、中国邮票上的白鱀豚(二)

2000年2月2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一)》特种邮票小版张,含10枚邮票和2枚无面值过桥票,发行1950.4万枚,设计者黄华强。10枚邮票分别是朱鹮(30分)、金斑喙凤蝶(60分)、大熊猫(80分)、褐马鸡(1元)、中华鲟(1.50元)、金丝猴(2元)、白鱀豚(2.60元)、丹顶鹤(2.80元)、东北虎(3.70元)、扬子鳄(5.40元),2枚过桥票为梅花鹿和亚洲象。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级)(一)》,左侧第三张是白鱀豚

三、外国邮票上的白鱀豚

非洲国家几内亚2008年发行一枚小全张“灭绝的动物”,共包含7种动物,均标注了动物的拉丁学名。中间6枚邮票分别是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笑鸮(Sceloglaux albifacies)、 小兔耳袋狸(Macrotis leucura)(另3张图案相同,方向相反),边框左上旅鸽(Ectopistes migratorius)、左下白鱀豚(Lipotes vexillfer),边框右上大海雀(Pinguinus impennis)、右中西班牙羱羊(Capra pyrenaica)、右下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几内亚小全张“灭绝的动物”

注:本文第三节主要参考“海翁伯-新浪博客-淇淇的天堂” (http://blog.sina.com.cn/yongaiqiqi),《“水中国宝”白鱀豚首次亮相外国邮票》(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e37f800100ky3y.html )。博主关注鲸类动物保护,尤其是中国的白鱀豚和长江江豚保护。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