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水生所召开11月研究员例会

会议现场    

  1130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召开11 月研究员例会。因疫情防控所需,此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所领导、研究员、学科组长、中心正副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生等共计11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例会由胡炜副所长主持。渔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童金苟研究员及水环境工程研究中心李清曼研究员分别作了“鳙等鱼类生长和品质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及“沉积物有效酸容量、特征及水环境意义”的学术报告。 

  童金苟研究员以他多年在鳙、鲤(鲫)等鱼类生长和体型、饲料转换率、性别和低氧耐受等性状遗传学研究所取得的部分结果,以及在鳙、虹鳟和鳜开展遗传改良研究的进展为例,解读了大宗和名贵养殖鱼类生长和品质性状的内涵和遗传育种意义。他重点介绍了鳙生长和头部性状的遗传解析以及高产、优质养殖品系培育方面的新进展。此外,他还以市场和水产种业需求为导向,对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鳙的其它品质性状的育种潜力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李清曼研究员的报告介绍了沉积物酸碱性质与物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系和当前认识的局限性,提出了沉积物有效酸容量的概念、内涵和测定方法。并以长江流域6大水体(滇池、大渡河、沱江、洪湖、武汉东湖和太湖)沉积物为例,解析了沉积物有效酸容量的区域性差异和组成特点。基于沉积物有效酸容量的组成,将沉积物分成Ca/Mg型和Fe/Al型。此外,他认为沉积物有效酸容量不仅可以指示沉积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状况,同时也可以用于沉积物有效污染物负荷和水环境特点的表征。 

  学术报告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现场探讨热烈。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