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第五届全国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

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和健康风险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微塑料污染问题也成为目前国内新污染物治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6月2日至4日,第五届全国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在武汉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土壤学会环境微塑料工作组主办,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承办,19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研究生共5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水生所吴辰熙研究员主持。水生所所长缪炜致欢迎辞,介绍了水生所在微塑料研究上的历史。中国土壤学会严卫东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员分别致辞。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李斗林二级调研员出席会议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张干研究员、复旦大学张立武教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冬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夏彦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周宁一教授、厦门大学蔡明刚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贾汉忠教授、水生所吴辰熙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对陆地环境微/纳塑料未来研究的思考”“微纳塑料的暴露过程与毒性效应研究”“量化微纳塑料对城市大气PM2.5的贡献”“超越微观:基于拉曼光谱的环境纳米塑料检测”、“微塑料污染下病毒介导的碳循环过程”“基于TRAEC策略的微纳米塑料及其吸附物的环境综合风险评估”“冰川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水解酶的挖掘鉴定与结构解析”“陆海统筹,跨界传输:从近岸到大洋”“土壤微塑料污染与碳排放”“微塑料陆水迁移过程及对其污染防控的启示”的大会主旨报告。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微塑料污染的风险及其管控进行了精确把脉。

本次大会研讨了陆地、海洋、江河湖、大气、生物微塑料研究的最新进展与防控策略,大会主题涵盖环境微/纳塑料监测检测方法及其标准化、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传输过程及环境归趋、与微生物相互作用、复合污染、暴露途径、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人体暴露与健康风险、污染防控技术及政策法规和区域多介质迁移转化与陆海统筹管理等9个议题,并设置了研究生报告专场和墙报展示。分会场中的238个口头汇报和墙报74份为各位参会人员带来了国内微塑料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了科研人员的合作交流。本次大会还有12家展商参展,并开展相关仪器培训。

本届研讨会通过出版专刊、专业培训、人员交流、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为不同单位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搭建了理论探讨、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等方面成果分享和深度合作的平台,极大地推动了环境微塑料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微塑料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和公众的环保意识。全国环境微塑料污染和管控学术研讨会此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1年和2023年在浙江省舟山市、江苏省南京市、山东省青岛市和上海市举行。下届研讨会将于2025年在陕西杨凌举行,会议最后举行了会旗交接仪式。

水生所缪炜所长致辞

骆永明研究员(上一)、宋茂勇研究员(上二)、张干研究员(上三)、张立武教授(中一)、朱冬研究员(中二)、周宁一教授(中三)、蔡明刚教授(下一)、贾汉忠教授(下二)和吴辰熙研究员(下三)分别作大会报告

分会场报告及现场

研究生分会场及优秀研究生汇报和优秀研究生墙报颁奖仪式

交接仪式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