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史回顾

寻踪长江江豚20年

  一轮红日从长江东方的尽头徐徐升起,江面上,一艘艘摇荡着的渔船各自忙碌着自己的营生,有的收网,有的收钩。渔民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紧盯着自己渔具上大大小小的鱼儿,他们一天的希望都寄托在这早晨。

  长江江豚就生活在长江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使长江中的江豚等鲸类动物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我和我的同事们在长江及沿江湖泊中进行了20当年的探索,希望找到一条保护鲸类动物之路。

                       研究长江鲸类动物的序幕从江豚拉开

  长江中生活着两种鲸类动物,即一级保护动物白鱀豚和二级保护动物江豚。我国以前没有对这两种动物开展系统的研究,但它们却引起了许多国外学者的高度关注。60年代,国外有的学者要来长江研究这两种豚,有的要1平方厘米的皮,有的要几滴血,还有的要记录它们的声音。为了揭开它们的奥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建了专门小组进行研究。我被选中成为当时四人小组的成员之一,从此开始了专门研究白鱀豚和江豚的人生历程。

  1978年12月4日,我和一位同事一起,乘坐“水生2号”科考船开始了我国历史上首次长江豚类动物的生态考察。由于没有专门的仪器 设备可以探测,唯一的依据是它们是用肺呼吸的哺乳动物,必须要到水面上来换气。因此我们只能用肉眼,最多借助望远镜在江面上仔细寻找它们的影子。当时长江上江豚数量还较多,而且体色为灰黑色,与水的反差较大,所以比较容易发现,因此我们对长江鲸类的生态考察首先从江豚开始。从观察中我们知道了江豚一般每隔10多秒钟要出水呼吸一次,而且几次频繁出水后,必然有一次长潜水。

  当天傍晚,我们到达第一宿夜地——湖北省洪湖市的新滩口。落日的余晖把江面照得闪闪发亮,一大群江豚此起彼伏。有的在互相嬉闹,有的在拍打着宽大的尾鳍;更有趣的是刚出生的幼崽俯伏在母豚的背上,一起一伏,协同前进;有时调皮的幼儿拍打着水花要离开母亲单独行动,母亲会立即从幼儿的身下把幼儿一下掮到自己的背上。这种家属群居型的江豚构成了一幅无限美好的“豚乐图”。我静静地观察着、记录者,完全陶醉在它们的欢乐之中。

  有了观察江豚的经验,对为数不多的鱀豚,尽管它们体色灰白,不易发现,但在我们的首次考察中还是看到了7头,并且详细记录了其生态资料。

  要研究鱀豚和江豚,除了野外生态考察之外,很多知识要从室内人工饲养中才能得到。鱀豚数量很少,很难捕捉,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而取得捕豚基础经验的办法只有一个,还是得从江豚做起。为此我在1978年12月底组织湖北省石首市的渔民帮我们捕捉江豚。首先我们选中了一个江豚经常出没的江汊,然后在江汊的一边放上一艘装有捕豚网的船,网的一头用一条又粗又长的尼龙绳直达江汊另一边。准备好以后,我们便静静地守在江汊两边。在夜深人静的江面上,江豚的呼吸声可以被清楚地听到,由此判断是否有江豚在活动,是否已进入我们的圈套,进入江汊多少距离。12月底的长江上,我们冻得直发抖,但为了不惊扰江豚又不能走动说话。就这样一直到第4天半夜,远远听到了江豚的呼吸声,由远而近。我们屏住呼吸,耐心等待,一直到江豚游进江汊口,进入江汊深处。我们立即激动起来,一鼓作气,用绳子把网拉过来,把江汊完全封住。到天明,我们用另外的网分别包围3头江豚,捕捉成功。然后把江豚运到石首县城的江边围养起来,以收敛一下它们的野性。经3天的驯养,江豚完全适应了围养的环境。从这次捕获3头江豚起,我们经历了近20年的人工饲养江豚的探索,亦为人工饲养珍稀动物鱀豚准备了条件。

  人工饲养江豚的艰辛探索

  江豚运回水生所以后,由于没有专门的饲养设备,只好养在一口鱼池里,它们可以自由享用鱼池里的鱼。两个月以后的一天早晨,我照例到鱼池观察记录,只见水面上漂着一头江豚幼崽,原来江豚流产了。过了两天,母豚也死了,而且另外2头江豚的身上也长了水霉菌。在以后的日子里,由于水质太差,眼看着江豚身上的霉菌越来越多,我们也只能干着急。最后2头江豚相继小产而死。不过,3头江豚的代价为我们成功饲养鱀豚“淇淇”提供了宝贵经验,从1980年起我们已与“淇淇”朝夕相处近20个年头了。

  1985年再次喂养江豚时,比较注意了水质的问题,但3个月以后,江豚逐渐不肯吃食,到最后完全停食,身体越来越消瘦,直至死亡。解剖结果,发现在它们的胃里充满了干树叶、树枝、草根等不易消化的杂物。

  1989年我们在总结前两次饲养实践的基础上,在室外建了一个水泥池,把2头江豚养在里面,这样不但水质大有改善,也不会有异物进入池中,便于管理。我们给它们少吃多餐,而且训练它们从饲养员手中取食,这样江豚的一切变化就能了如指掌。每次看着江豚张着宽阔的大嘴巴向你要鱼吃的样子,心里真有说不出的舒坦,因为只要它吃鱼吃得好,一般说明豚很正常。但4个月后,豚又开始不肯吃鱼了,又一次停食而死。解剖发现,江豚的食道有好几处破裂。原来有几次因为买不到小鱼,便喂了大一点的鱼,结果江豚尽管吞不下,但还是不肯放弃,最后只能把咬着的鱼顶着池壁,硬是把鱼顶进了喉咙,致使喉管撕裂。

  1992年我们按照几次饲养江豚和鱀豚的经验设计了比较现代化的饲养馆。1996年冬天,我们从长江捕得2头江豚,先在长江里暂养半个月,再运回水生所饲养。我们格外注意池水的消毒过滤,专门喂它们吃新鲜的小鱼,而且有专职的兽医给它们定期检查身体,注意防病治病。现在我们饲养的一对江豚能把身体升出水面与你碰手,向你点头致意;高兴时可以按照要求完成各种实验指令,不满意时会把水喷你一身,有时还会把身体直立水面跳水上芭蕾呢!

  20年沉重的代价,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长江江豚已经饲养成功,而且这一对来自不同群体的江豚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恋人。我们期待着步入成熟年龄的它们在优越的人工饲养条件下早生贵子。

  人类活动是长江江豚的最大威胁

  江豚广泛分布在印度、巴基斯坦、日本、中国直至朝鲜半岛等地的沿海水域,同时还在一些大型河流(如长江)中生活。根据大部分学者的意见,江豚分为3个亚种。它分布于从长江口至宜昌的长江干流及鄱阳湖和洞庭湖及其有关支流中。根据我们的调查,1993年长江江豚的数量为2700头。近年来由于长江环境的严重破坏,种群数量减少为约2000头。20年来我们亲眼目睹着人们是怎样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伤害这些无辜生灵的。

  1978年冬天,我接到消息,在湖北省长江边的潘家湾有很多江豚出售。我坐车直奔现场。原来这里有一条小沟向长江不断泄水,因而引来鱼群,江豚到此河口抓鱼吃。一则江豚因吃鱼而忘乎所以,二则它是亲人性的动物,并不怕人。于是渔民们手拿鱼叉轻而易举地将离岸很近的江豚一头头叉死,被捕杀的江豚竟达17头。当地水产部门公开收购江豚的皮下脂肪熬成的油,因为这是治疗烫伤的良药。我不忍心渔民在杀死江豚之后还要残忍地尸解它们下油锅榨油,因此我全数买下了这些标本。解剖后取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虽然经过多年宣传,江豚现已正式列入二级保护动物,明令严禁捕杀,但20 后的今天江豚仍难逃人类残杀的噩运。1998年6月我在湖南城陵矶对面的沙洲定点考察江豚时,在江边又看到了一头被人尸解并熬了油的江豚残骸。

  20年来,由于航运事业的飞速发展、有害渔具的大量使用、水利工程的建设、污染的日趋严重,使江豚赖以生存的长江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例如著名的洞庭湖被围成一条条窄小的港道,仅剩下2820平方公里的浅水湖了。过去成千头的江豚不见了。1998年我在湖区和支流调查了一年,最多的一次也只看到了46头。

  保护江豚必须未雨绸缪

  一般来说,珍稀动物的保护有原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护三种途径。但由于离体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长江环境仍在不断恶化,因此迁地保护就成了最佳的方案。经过艰苦努力,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的鱀豚半自然保护区建成了。从1990年起,我们在长江捕捉了5头江豚放到了保护区。在那里它们不但能很好生长,而且还能正常交配、繁殖和抚幼。

  按照科学计算,要使一个物种能在保护区健康地生存和繁衍后代,必须要有20-25头具有生育能力的个体组成的健康的繁殖群体,以保证它们的遗传多样性,防止近亲交配。经过多方的不懈努力,保护区的江豚曾经达到过20余头。遗憾的是由于保护区的管理人员没有工资来源和维持运转的费用,不得不开放保护区的捕鱼作业,造成江豚的食物贫乏以及直接的伤亡,仅剩下几头江豚侥幸留了下来。有幸的是这几头江豚仍在繁育后代,现已发展到8头一个群体。尽管1998年的特大洪水使保护区与长江相通,形成了一片汪洋,这8头江豚也没有逃到长江去,仍完好地留在了它们的第二故乡。

  长江江豚已经成了濒危物种,如果到了象鱀豚那样只剩下几十头各自分散且互相隔离的小群体时再去保护,就为时太晚了。

  (刘仁俊,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地理知识》1999年第3期,同时配发8幅图片,因技术原因未转载)

附件下载: